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工艺 > 民族工艺研究  > 详细页面

黎锦:三千年“技”与“艺”的赓续创新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张引 2023年04月06日 阅读量:

2021年5月,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现场,海南师范大学学生展示黎族腰织机织锦技艺。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组委会供图

  在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4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赴海南考察。4月11日,总书记来到了五指山市水满乡的黎族村寨毛纳村,在察看黎锦、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强调:要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

  海南黎锦历史悠久,至今已传承三千余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锦技艺生动地反映了黎族民众的人文精神内涵,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定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大有可为。

  源远流长的深厚历史

  黎锦技艺最早可追溯至战国以前,在经历了原始社会“绩木皮为布”的阶段后,开启了棉纺织技术的新篇章。战国晚期,魏国人托名大禹在《尚书·禹贡》一书中记载:“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即描述了海南黎族先民采集棉花纺织衣物的活动。秦汉时期,黎锦被称为“广幅布”,灿若云霞的色彩和精湛的纺织工艺使其成为上贡朝廷的佳品。

  唐宋是黎汉人民交流往来较为频繁的时期,据史料记载,海南振州的盘斑布、食单和被子等列为进贡王朝的珍品。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描述:“海南所织,则多织品矣。幅极阔,不成端匹,联二幅可为卧单者,名曰黎单;间以五彩,异纹炳然,联四幅可为幕者,名曰黎饰;五彩鲜明,可以盖文书几案者,名曰鞍塔。其长者,黎人用以缭腰。”这一时期的黎锦无论是功能还是样式都有了较大的拓展,鲜艳的纹饰图案和广泛的用途使其在中原地区久负盛名,深受人们喜爱,为黎族棉纺织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代是黎锦的兴盛时期。元人王祯在《农书》中记载:“夫木棉产自海南,诸种艺作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其幅匹之制,特为长阔,茸密轻暖,可抵缯帛。”从中可知黎锦在元代已经畅销至我国江淮、川蜀等地区,并以其优良的性能为人们所青睐。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国著名的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将她在崖州生活三十余年所学到的黎族纺织技术带回松江乌泥泾,并且融合黎汉民族纺织技术的长处,进一步将我国棉纺织技艺提升到新的高度。

  明代,借由海上丝绸之路,海南与我国内陆各地的交流愈发频繁,明末诗人黄宗炎在《琼黎风俗图》中题诗云:“不养蚕桑不种棉,织来吉贝锦文连。共传黎妇今多巧,远过珠崖入汉年。”这种密切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融一直延续至清代,黎锦的发展也迎来鼎盛时期。黎锦在纹饰上也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出现了麒麟、龙凤等瑞兽形象及八仙过海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以独特的编织技艺彰显黎锦之美。

  意蕴丰富的艺术形式

  黎锦的艺术人文价值寓于其复杂多变、形式多元的视觉形象中。黎族先民善于观察和探究其所依赖的自然环境,以原始造物技艺诠释着自身对“物我关系”的思辨,并通过蕴含工匠精神的“工巧、美饰、善用”加以彰显。

  黎锦的“工巧”体现于综杆提花、断纬织彩的手工技艺中。黎族先民在掌握了矿物、动植物染料的提取工艺后,将棉线加以染色,并通过经纬交叉的形式进行编织。他们通常用黑色棉线作为图形的“底”,将彩色棉线穿插其中,并在既定位置挑出和埋入,不同颜色的丝线以“浮点”组成图案。一杆一线的穿插中凝结了黎族先民的“匠艺”心血,既体现他们极具创造性的智慧,也彰显了其原始审美意识的生成。

  黎锦的“美饰”体现在多达160余种的纹样之中。黎锦纹样题材可分为四大类:自然景观(日月、山川、河流),动植物(飞鸟、走兽、草木、花卉),人物(传说故事、神话人物),生活场景(婚礼、祭祀、捕猎)等,黎族人民运用高度简洁抽象的线条描绘主体的必要特征,借以夸张、变形等修辞格诠释情感。从数量上看,蛙纹、蛙人纹及变形蛙纹占大部分,是黎锦纹样的主导、灵魂。黎族先民也会使用色彩来表达情感,如用黑色表达庄重、严肃,红色表达生命力和希冀,绿色表达自由、生命等。“形”与“色”的搭配构成了黎族先民自由随性、尊崇自然、灵动活泛的精神世界。

  黎锦的“善用”体现在多样化的功能用途之中,根据纺织体量大小可分为:较大的广幅布(龙被),中等的被单,较小的筒裙、上衣、鞋帽等。黎锦以妇女的筒裙最具代表性,有“黎锦魅力尽在筒裙”之说。筒裙底色多为黑、蓝二色,再加以色彩艳丽的自然、人物、动物纹样或几何图案。黎家女子曾人人会织筒裙并代代相传,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未来的憧憬一起镶嵌进黎锦之中。

  赓续创新的民族技艺

  2021年,海南省政府出台《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实现黎锦及周边产品开发生活化、时尚化、国际化,黎锦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文化名片。在自贸港建设的大框架中,海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非遗工作重在保护,贵在创新与利用。

  海南黎锦技艺诞生于广袤的乡村地区,历经三千余年的传承演变,已经成为维系海南地域人文艺术凝聚力、向心力的精神纽带。当前,包括黎锦在内的海南传统技艺的多元价值愈发凸显,日益成为振兴乡村经济、凝聚乡村人文精神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黎锦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主要在提高内在驱动力和拓展外部传承力两方面,如海南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黎锦)传承基地通过黎锦技艺传授、社团及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社会辐射和展示交流等方面,激活黎锦的内在生命力,实现新时代黎锦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海南师范大学承接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的搭建运营黎锦设计师及设计服务平台项目,免费向黎锦生产企业、传承人、工坊等提供设计服务,解决黎锦产业研发设计环节不足的问题,实现设计与产品生产的有效对接,并通过设计驱动创新,打造黎锦产业化发展的链条。

  为激发非遗技艺的外部传承力,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在东方市举办黎锦技艺培训班,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同时东方市组织举办“千人织黎锦”活动,以黎锦传承人为活动主体,增强非遗技艺保护传承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黎锦始终散发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在当下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机遇和挑战下,既要做好赓续黎锦之“技”,更要创新黎锦之“艺”,书写海南黎锦新时代的华章。

  (作者系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作者:张引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