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恩府科试院,坐落于广西宾阳县老职业高中内、后山脚下,现为学校的琴房和美术室,是目前广西保存得比较完整的近代科试院。
思恩府试院为砖木结构的传统中式建筑,坐西北向东南,前后三座,左右两边有包厢。正中三座主体建筑宽各15米,前座深8.4米,中座深7米,后座深7.5米。左右包厢各宽32米,深41米。前座和中座之间天井两旁各有一月门通向包厢,前座大门外廊两侧各有一个拱门,中座后廊两边各有一拱门通向走廊。两边包厢走廊有十根圆柱,其余为方柱。从柱头基礅的石刻和房屋的建构形式,都可以看到传统中式建筑的风格。试院分监考官殿、陪考老师房以及共有2400间封闭式考房的 试棚 。监考官殿立于 试棚 前面,分前殿、中殿和后殿,居高临下,对 试棚 一目了然。殿的左右设有廊室,每侧九间为考官憩室。陪考老师房在殿的正右方10米开外,各种设施的配套比较齐全。身居其中,仿佛又看到当年科试时,神情严肃的考官和那些皱着眉头冥想苦想的考生,而青砖、碧瓦、石阶给整个试院增添了几许古朴和肃穆。
思恩府试院原以右江道行署改建,年月无考。至清乾隆六年(1741年),知州宋允升以试院倾圯详请重建。八年(1743年)知州阮维章,二十五年(1760年)知州徐尚忠,二十六年(1761年)知府梁居震先后补修。之后六十五年,只是在遇岁科考试之前稍作检漏修缮,未作大修,至道光六年(1826年),知府李彦章率先捐金,武(鸣)、宾(阳)、上(林)、迁(江)四邑士民争出财力,大修扩建。咸丰八年(1858年)世乱而毁于寇。同治四年(1862年),知府熊寿山与邑绅陆生兰、蒋承周等筹款重建,规模如旧。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兴办学堂,即就试院创办 思恩府中学堂 ,后改为 宾上迁中学 。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为广西省立第十二中学(即今宾阳中学前身)。
据资料记载,思恩府试院 三年两试 以及 科考、岁考 ,应试生员即驻考于此。知府考核宾、上、迁三县之士亦以试院就考。试院原有试棚仅1200间,随着教育兴起,人们科举求官心切,应试生员倍增,试棚已不能满足应考所需。知州李彦章于道光六年(1826年)大修扩建后,试院占地面积和试棚都比以前增加了一倍,规模如此宏大,足居广西之首。远到十二土司,近若十五屯所之生员,纷纷聚此应考,可见当时思恩府试院在广西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存遗址对研究清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有重要的价值。
资料来源:广西省南宁市宾阳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