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节日 > 生活社交类节日  > 详细页面

双华“二月二”畲族会亲节

来源:福鼎市人民政府网 2022年12月12日 阅读量:

  双华“二月二”畲族会亲节,传承至今已有360多年,在中国文化界、民俗界享有声誉,曾作为我国56个民族畲族民俗专辑向国内外推介。“二月二”会亲节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在双华人民群众中的歌谣、谚语、民间故事十分丰富,这些口头民间文学,经过专家学者收集整理,光彩夺目。许多被收入省、地、县(市)三级民间文学的集成卷本。双华“二月二”会亲节被收入《中国风俗趣论》,流传在双华一带畲族传统体育项目“打尺寸”,1981年经福鼎市少数民族文化站(设双华村)挖掘整理后,为福建省民族体育代表团保留节目,先后四度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8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1986年新疆乌鲁木齐、1990年广西南宁、1995年云南昆明),该体育项目被列入《中国体育大辞典》。

  双华其所在闽浙边界滨海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为畲族民俗的生长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土壤。探源溯本,“二月二”以民间群体文化为表现形式,承沿先祖遗俗,且世代相传。《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福鼎分卷》记载了双华“二月二”的由来。清顺治三年(1644年),蓝姓畲家从浙南蒲门、甘溪一带迁徙来到双华,开基筑厝。一天夜晚,风雨大作,从厝基后壁石洞里爬出两条为米斗粗、两丈长的大蛇,一青一黄,盘卷在厝基上,直到天亮还不肯离去。族人说:这两条蛇有灵性,不得伤害。遂扛到水口放生。当晚,两蛇又回厝基。再放生,复来。祖公头亲率族人以挂红大箩扛蛇,一路鼓乐吹打,送至海口,焚香燃烛祝告:“蛇仙入海,成龙上天;若恋本境,仙形莫现;起宫你住,祀奉香烟;年年做福,保护山哈;风调雨顺,岁岁丰年!”果然,这两条大蛇就再没有回来了。某夜,祖公头梦见一个红面和一个蓝面的将军向他致谢。天一亮,祖公头连忙召集族人商议,择定“二月二”破土开工,在蛇仙入海的山脚下建盖石宫,塑红面和蓝面将军像各一尊,予以奉祀膜拜。这红面将军就是畲族传说中的“千里眼”,而蓝面将军则是“顺风耳”。

  从此之后,双华四境平安,人丁兴旺。畲家子孙、亲戚遍布闽东、浙南各地。族人商议,将“二月二”定为祭奉神明、祈佑平安的节日,并举行盛大祭祀活动。在外的族人都回来朝拜、供奉、会亲。会亲不能没有歌助兴,畲家生性爱唱歌,会亲的日子更是要纵情大唱。于是,以歌颂神、以歌言志、以歌会亲、以歌待友、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以歌传史的“二月二”,年复一年,代代相传,逐渐形成了畲歌盛会。

  会亲节源于畲族民间,带有强烈的民族特征和鲜明的乡土气息。畲民引吭高歌,欢庆自家的节日。一大早,前来双华会亲访友的畲民成群结队,边走边唱。歌台上,身着民族盛装的歌手轮番上阵,台上唱的是声情并茂,台下听的是如痴如醉。那台上的女歌手还未唱完,台下的男歌手早已按捺不住,跃上歌台,接歌对唱。人,越拢越多;情,越唱越浓。除了登台唱,他们还自由组合,田野、茶园、溪畔、竹林,到处都是飘荡的畲歌,此起彼伏,互不相让。

  歌声如潮,笑声如浪,整个双华村乐成了一片欢快的海洋,会亲节也因此多了“会歌节”、“盘歌节”之说。

  歌会不仅附近的歌手参加,就连闽东霞浦、福安、柘荣和浙江的苍南、平阳、瑞安、泰顺等地的歌手也闻风而来,他们把“二月二”看成是一次民族的大交流大聚合。

  

  资料来源:福鼎市人民政府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