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横跨万余里,历时2000多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奇迹,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建筑物可以与它争长、争雄、争伟。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长城凝聚着团结统一、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凝聚着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凝聚着守望和平、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载体。
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国长城学会会员、内蒙古老摄影家协会会员、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会长高晓梅,通过高会长的讲述和记录,一览呼和浩特长城文化的千年风貌。
呼和浩特地区历代长城分布
呼和浩特市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留下许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窗口城市,首府人文荟萃,境内文物古迹众多,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
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回民区、赛罕区、土默特左旗、武川县、和林格尔县和清水河县共有战国、秦、汉、北魏、金、明历代长城达657.97公里,单体建筑及相关遗存1096余处,是我国长城重要的组成部分。
呼和浩特地区长城时代跨度大,分布区域广,历史文化内涵极为深厚。
“阎王鼻子”长城。
呼和浩特地区的战国赵长城,修筑于赵武灵王时期。赵国曾修长城,位于呼和浩特境内的这段长城称赵北长城,新城区38.24公里、赛罕区3.82公里、回民区13.78公里、土默特左旗69.11公里,全长约125公里。赵北长城多用夯土或石块叠砌,宽者5至6米,残高多为1至2米。
秦长城,因是秦始皇修建,也称秦始皇长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把战国时期的赵、秦、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加筑城堡、障、塞等防御设施,并且还修筑了新长城,号称“万里长城”。呼和浩特境内的秦长城沿用了赵北长城,并且加以修缮。新城区3.35公里、武川县110.87公里,全长共计114.22公里。秦长城西起乌拉特中旗石兰计山谷,进入呼和浩特新城区毫沁营镇,沿大青山脊梁向东南延伸,经马场、羊场,至坡根底村北与东西走向的赵长城相汇,至保合少镇后扁担沟间秦长城利用赵北长城,进入卓资县西部在赵北长城北侧新筑长城。秦始皇新修长城长约500公里,大部为石块垒砌,局部夯筑土墙。
口子上长城。
呼和浩特境内的汉长城经过呼和浩特市13个乡镇,是汉朝在秦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而成。呼和浩特市榆林、保合少、毫沁营和土默特左旗毕克齐等13个乡镇都有汉代长城遗存,全长共计78.6公里。汉代又在阴山建造了两道平行的长城,并修筑了大量烽火台、城障,它是我国历史上较古老和使用年限最长的长城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北魏长城,自东向西分布于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主要集中于东起乌兰察布市商都县,西至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和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一带。北魏长城墙体总长度为493公里,其中武川县12.36公里。
金长城是海拔最高的长城,是一种具有内墙外壕或双墙双壕的特殊形制的古长城,史称“金界壕、金边墙”。呼和浩特境内的金长城是历代长城中地势最险和海拔最高的一道长城。呼和浩特境内的金长城由东北方向进入武川县为止点,长达200余公里,仅在呼和浩特境内就有75.96公里。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城关镇银滚山长城公园,背景烽火台。
明代长城自洪武帝朱元璋开始,有18次大规模修筑,工程极为浩大。在呼和浩特地区,它是保存最好、最为壮观的一段长城。呼和浩特境内的明长城在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与山西省交界的地方,全长256.93余公里。其中,和林格尔县101.63公里、清水河县155.30公里。这段明长城分主边、次边内外两道,沿线设有重要关口十余处,当年驻重兵把守。重要的地段均以巨大的砖石垒砌,雄伟壮观。在长城沿线,还有许多烽火台、敌楼、城障、将台、隧道、暗门、水门等,建筑艺术和军事功能在当时很高。
箭牌楼史话
长城在清水河县已有千百年的历史,有许多历史遗存,形成了清水河长城文化的丰富内涵,成为长城文化在今天清水河大地上留下的深刻印记,成为长城联系古代与现代穿越时空的文化纽带。
在清水河县板申沟东南山上,巍然屹立着一座骑墙砖楼。它离板申沟村很近,随村而得名,人们叫它“板申楼”,当地人称“箭牌楼”。
箭牌楼。
箭牌楼,用条石砌基,露出地面16层,用砖砌的方楼高约15米。它没有拱窑,又没洞门、台阶。更没有券室,是一座砖包土石芯的“实心”楼台。人若想上楼,只能用大绳吊上去,此外便再无别的路可走。
登上箭牌楼,北望长城,只见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那海拔千余米的山上飞舞着一条金色的长龙。龙脊上每隔数十米就是一座同样的墙台。龙头越过墙台伸向东北,龙身呈“弓”字形向西南方曲折延伸。这起伏的长龙虽经400多年的沧桑之变,而今仍安然无恙,屹立于山巅,给眼前这无边的春色增添了诱人的风光。
板申沟村,原来不在狭窄的沟底,而是坐落在平梁的低洼处。明朝加固城墙,并在这里建起了坚固的箭牌楼,用以加强防御力量。
如今的板申沟村,已经不再是忽然间硝烟弥漫、平日里萧条冷落的荒野山村。一排排新式的石砌窑,代替了古老的土打窑。那干净整洁、绿树环绕的院落和街道,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箭牌楼上细细浏览,会从遗迹中发现:箭牌楼原为两层,虽然一楼顶棚早已拆除,但箭牌楼砖墙完整,连四面的女儿墙上的垛口、箭窗也完好无缺。当年两层箭牌楼可容纳守边戍卒一百多人作战。
“关于箭牌楼的始建年月,我们曾多次查询有关史料,却一直没有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这次,经当地人指点,我们在箭牌楼南侧500米远护城河遗址的东坡上发现了一块石碑,铲去浮土,显出碑文:‘大同府威远路分局’。”高晓梅介绍说,据推测,这是一块明代界碑,它说明箭牌楼这一段长城,当年归大同府威远路所辖。《历代长城考》上说:“正德中,宣大总督翁万达,修复宣大边墙,东起四海冶,西抵雅角山……”。“正德”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年号,宣大总督翁万达于公元1506年至1521年修复宣大边墙,东起今天北京延庆县四海冶,这是内外边墙的交界之处;西至今天的清水河县北堡乡老洼沟村对面的山上,即丫角山。可以想见,在科学技术极为落后的古代,劳动人民完全依靠人力修筑这样的长城,需要付出何等巨大的代价。
站在箭牌楼上极目远望,板申沟村窑头上新开辟的那条公路尽收眼底。过去只走毛驴驮子、小胶车的便道不见了,如今直通远方的公路上,汽车、拖拉机来往穿梭,川流不息。
古老的箭牌楼,在国家文物局的批复下,2019至2020年进行修复,至今已修复完整。
明大边与明二边
清水河县三道长城分别称为大边长城(外长城)、二边长城(次边长城)和内长城。与山西交界的二边长城目前保存较好,被誉为“金色长城”。清水河县明长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资源的丰富和类型的多样,长城体系较为完整,既有大边、二边和内边,还有更多的关口暗门。在二边墙体上保存完整的敌台、墙台、马面、烽火台等设施,数量多,分布密,完整率高,这在长城沿线是不多见的,黄河老牛湾更有独特魅力的长城与黄河交汇的景观。
老牛湾长城。
清水河县长城资源丰富,多数横亘在县境中部和南部,黄河沿西奔流,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融合于此,自然与人文资源极为丰富。清水河的明长城有南、北两道,二者相距15至50公里。北边的一道建于明初,大致起于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大体修筑完备。在后世被称为大边、极边,修筑较早。至弘治年间,大边基本废弃。南边的一道现为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的省界线,在明初称为二边或小边。亦于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开始修筑,但规模较小。大边废弃之后,二边成为明朝的主要防线,受到重视,开始大规模、长时间地增修。成化3年(1467年),西起黄河老牛湾,东至老营堡丫角山,修起边墙一道,全长240里;嘉靖25年(1546年),又从老营堡丫角山往东,至李信屯(今河北省怀安县柴沟堡镇李信屯村)修了一道边墙,全长500余里。至此,二边东西相连,完全形成。此后不断修葺,形成了今天所见之规模,长城包括墙体、城堡和烽火台。
烽火台又称烽堠、烟墩、墩台,是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为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那么遇到雨雪天气怎么办?古人用摇旗、击鼓等方法传递信息。清水河县明大边从和林县盘山进入清水河县后,以韭菜庄乡后窑子村为起点,经孔读林、两犋牛窑、魏四窑、高家山、石胡梁、边墙壕跨过清水河至五道峁村,墙体较为连贯,遗迹尚清。从五道峁村南行不见长城墙体,看上去只剩一列烽燧线,且间距较远,但墩台十分雄壮高大。这条烽燧线经四王墓、三王墓、二王墓、大王墓、下红台子、山神庙、菜不浪湾入城湾黄河边。明大边位于清水河县中部,呈东北—西南方向,全长约40公里,烽火台连绵不断。
清水河县银滚山长城公园明大边烽火台旁边大石头上书写的“明大边遗址”是书法家王迺雁亲笔题字。
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