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蕃画像(来源于网络)
吴中蕃(1618-1695),字滋大,晚号今是山人,明朝末年贵州贵阳人。出身于举人世家,是户部郎中吴淮之孙,兴宁知县吴子骐之子。早岁通经,少年游历各地,与文人雅士交流,学养俱增,视野开阔。崇祯十五年(1642)乡试中举,正当踌躇满志,想一展宏图时,明朝灭亡,清兵入主中原,他自认为是大明遗民,抱定“守节奉明”之志,曾在南明永历年间出任遵义知县、重庆知府、礼部仪制司郎中兼吏部文选司郎中。因劝阻永历帝从安龙西迁昆明而得罪皇帝,罢官回到贵阳隐居于党武龙山。
吴中蕃刚直不阿,不随波逐流。清朝廷知他是一位有影响的地方名士,曾几次派员来请他出山为官,都被他婉言回绝。康熙十五年(1676),因吴三桂有“兴明”之志,应允亲赴云南任总理部曹,如其幕出谋划策,后知其“反清复明”是假,“自僭帝号”是真,便“拂衣而归”,再度入山隐居。吴三桂病亡,其孙吴世璠继立,又胁迫吴中蕃出山相助。吴中蕃乃佯狂掷砚于地,才免于此劫。事后,将碎砚补缀,编诗文集《断砚草》,以志纪念。晚年闲居于贵阳城西梦草池畔,题堂“响怀”,以著述为乐,应贵州巡抚卫既齐之聘,与青年学者周渔璜等合作,主纂《贵州通志》,被咸丰同治年间诗人莫友芝评价为“其叙事,甚合史法”。
吴中蕃是明末清初贵州的著名诗人,一生著述宏富,涉及经史、诗文、杂著、删定书及选本,居贵阳八大家之一。遗憾的是,其大部分著述佚亡。现存《敝帚集》十卷,共有诗一千零九十一首。莫友芝评价其诗“质厚气苍,自然瑰异”。清代著名戏剧家孔尚任序《敝帚集》,认为其诗“多忧世语,多嫉俗语,多支离漂泊、有心有眼不见告人语”“黔阳之有诗,自吴滋大始”,对吴中蕃在贵州文坛的地位给了很高的评价。
编辑整理:许觊佳
资料来源:网络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