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建筑 > 民族建筑资讯  > 详细页面

恩施州两河口村:传统村落活化更新的实践探索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闵天怡 张彤 徐涵 2022年07月29日 阅读量:

2021年5月,第17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官方平行展“两河口,一个土家会聚之地的再生”在威尼斯禅宫与宣恩县两河口村同时连线开幕。图为威尼斯禅宫展览现场。 闵天怡供图

  盐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盐道的形成和畅通有着与“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同等重要的意义。在武陵山区,因盐的运输、贸易而逐渐形成的川盐古道,也是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纽带。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口村是土家族聚居村落,这里曾是川盐古道的重要枢纽,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两河口老街是武陵山区保存较为完好的传统街市。近年来,宣恩县挖掘保护两河口村等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有益探索。

  老街活化更新:打造新时代乡村生活的载体

  自2019年起,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和威尼斯建筑大学联合开展以两河口老街的活化保护与适应性更新为主题的国际研学活动,从场域生态、遗产保护、功能业态、活化改造、村镇公共空间营造等多个层面,对两河口村进行深入调研,探讨如何在旅游开发大潮中避免浅表性消费,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带动乡村振兴。

  两河口老街背山面河,建筑形式以南方地区常见的干栏式建筑为主,前铺面、后吊脚,鳞次栉比地分立街道两侧。其中,还保留着1935年红军在此成立的“两河口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基于保护传统风貌和传承优秀文化的原则,研学团队提出围绕两河口老街干栏式木构建筑和红色革命建筑进行活化更新的建议。

  老街的活化保护充分利用干栏式木构建造体系高度发达的装配化、灵活性、适应性特点,通过拆、装、移、变,实现老街公共空间在日常零售、市集赶场和节日庆典三种场景之间的切换,以同一建造体系实现多种公共空间的拓扑转化。

  老街的适应性更新采用“嵌补”与“修复”两个阶段性措施。“嵌补”是对老街的关键建筑进行示范性改造,让村民对于改造成果形成直观感知,继而带动整条老街逐步更新;“修复”是对老街整体立面进行修整,以期恢复干栏式建筑的特色风貌。例如,“两河口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的修复技术措施主要是针对屋面青瓦破损缺失情况,局部修缮屋面木基层,对于缺损的瓦料,按照原瓦的颜色、式样、规格进行修补替换;针对已出现严重倾斜的木构架,先进行校正和加固,缺损的木构件按原有样式进行填补,新配的木构件采用传统工艺、工具进行加工制作。通过恢复其原有建筑风貌,赓续历史记忆。

  老街的活化更新主要遵循两条路径:一是村庄整体公共空间重塑与品质提升,包括改造村口幼儿园与老街入口的地形空间关系,并在老街北端以吊脚楼建筑的特征性木构为原型建造一个土家大凉亭,传承传统建造技艺,为村民、游客和邻近小学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共处共享的公共空间。二是在单体建筑层面进行适应性改造,将老街南段建筑以及毗邻的木构民居共同改造成为西兰卡普民艺工作坊,将土家族织锦瑰宝西兰卡普的工艺流程与创意产品作为展示主题,兼具售卖、研学、交流等多种功能,借助特色产业振兴传统工艺,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将老街南端入口处建筑改造为屏山茶社,通过将建筑形态恢复至典型的“罳檐”吊脚楼形制、空间恢复为以火塘为中心的席居方式,再现干栏式木构建造文化体系下的生活图景。

  两河口老街活化更新的主要目标是保护传统村寨、建筑和景观遗产,传承民族手工艺,发展特色产业。对于两河口老街干栏式建筑的研究表明,在城乡生活发生巨变的当下,这种别样的传统依然具备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乡村事件性、仪式性活动内容的植入,更新了传统村落空间使用方式,打造了新时代乡村生活的载体。

  盐道古镇文化公园:提供交往交流交融的公共空间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两河口老街活化更新的基础上,宣恩县委、县政府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通过文化保育、规划布局、发展经济,打造了两河口盐道古镇文化公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规划布局层面,重点恢复酉水河上游的水上交通线路,再现其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水路功能,沿岸的盐道山谷内共分布有9座被誉为干栏式建筑活化石的聚落村寨。通过泛舟酉水,可获得游览依山临水吊脚楼建筑的动态视角。盐道古镇文化公园码头及配套服务设施,既是土家泛博物馆(彭家寨)区域的集散换乘前站,也是串连文化公园内各景观节点的水路起点。水上交通工具有竹筏、游船,途经酉水源酒店、两河口老街等各处码头,抵达利用老街南端河岸空地打造的如意云头接驳车站,也就是盐道古镇文化公园水路交通的终点。

  整体策划层面,重点打造摆手祭广场,通过再现摆手堂这一土家族传统民俗集会及竞技场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每逢村寨有重大活动,村民们都会在摆手堂外燃起篝火,跳起摆手舞。在广场中心,以传统建筑形式和传统建造技艺重现象征会聚的摆手堂,既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也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公共空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深厚、类型多样、形式丰富,在乡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符号成为凝聚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随着土家泛博物馆(彭家寨)、盐道古镇文化公园整体旅游开发项目的实施,两河口村将吸引更多村民返乡创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国际建筑研学营:以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和威尼斯建筑大学联合开展以两河口老街的活化保护与适应性更新为主题的国际研学活动,展示了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作为此次国际研学活动的研究成果,“两河口,一个土家会聚之地的再生”展览受邀参加2021年第17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官方平行展,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项目的示范意义。

  以此为契机,宣恩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成立国际建筑研学营,发挥教育研学影响力。坐落于彭家寨的国际建筑研学营占地5.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630平方米,具有国际教学、学术研讨、成果展示、模型制作等多种功能,可同时容纳300人进驻研学并承办国际学术会议,目前已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参加2021年第17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的两河口所有展品,如今在国际建筑研学营内作永久性展出,配合教育研学、文旅产业融合,持续展现注重地文、沿袭农耕文化、重塑乡村社会纽带的中国民族地区乡村活化更新模式,传播中华文化。

  围绕两河口村进行的再生性研究,是对当地优秀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同时思考面临旅游业的发展,文化的原真价值如何得以保护和传承。两河口的实践探索,展现出一条两者协同耦合的路径。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内生资源和驱动力,乡村振兴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更广阔的范围得到理解、尊重和弘扬。两河口村以活化更新挖掘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以产业振兴发扬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以嵌补修复传承营造技艺的科学价值、以知识传播呈现教育研学的社会价值、以共生场所突显民族交融的文化价值,保护和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成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一个具有示范效应的成功案例。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形象聚类分析与图谱建构”(项目号20VMZ008)研究成果。】

作者:闵天怡 张彤 徐涵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