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旅游 > 民族旅游研究  > 详细页面

打造刘伯温文化IP 浙江探路传统文化新出路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范宇斌 周迪 2021年11月12日 阅读量:

浙江省温州市刘伯温诞辰710周年纪念大会 周迪 摄

  历史文化名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温州市刘伯温诞辰71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温州)刘基文化学术论坛23日至24日在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举行,来自海内外近百位刘基文化研究学者、刘基后裔代表等齐聚温州,共话历史文化名人刘伯温,共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出路。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刘基,字伯温,为元末明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后人赞誉其为“三立之人”——立德、立功、立言。其道德、功勋、文章成就斐然,对明代历史发展及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中国(温州)刘基文化学术论坛 周迪 摄

  “刘基的品德和作为,即使是在6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闪耀着文化和智慧的光芒。”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院长陈支平表示,回顾刘基的一生,其刚正不阿、忠于法纪、淡泊名利等品质至今仍值得后人敬仰与记取。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温州拥有5000年文明史、2200多年建城史,孕育了多元开放、富有特色的瓯越文化和人文精神。保存完好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刘基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伯温传说”和“太公祭”等民俗文化,“伯温家宴”“畲家长桌宴”等特色宴席文化、“百县千碗”和“侨家乐”等文旅融合品牌……作为刘伯温的故乡,温州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2008年6月,“刘伯温传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何从刘伯温文化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如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回归百姓的生活?

  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教授萧放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从幼儿教育开始,通过民间故事、民间手工艺、民间舞蹈等形式,对儿童进行教育和熏陶。”

  萧放表示,文成的“太公祭”仪式,通过服饰、古乐、旗帜,庄重的仪式程序与祭献之礼,正是将非遗融入民众的良好试探,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建构民众对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促进民众保护、传承非遗的主体自觉。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自古至今经久不衰,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多年来,刘伯温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积淀,并在当下焕发新的生机。

  温州博物馆中有一张《授经图》,呈现了刘伯温致仕归乡后向子孙传授儒家经典的场景。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朱云华以此为例,重申了传统文化的当下生命力。他表示,“伯温家风家训的核心内涵是‘重文崇智,尚俭倡廉’,在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被不断地传承和发扬。我们要深化家教家风家训教育,用好伯温家风家训馆等各类基层文化阵地,引导人们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

  开展“刘伯温传说进高校”系列活动、出版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刘伯温传说》《走进刘伯温》等、与意大利都灵中文学校签署文化交流合作意向书,免费赠阅刘伯温相关书籍,推动刘伯温传说走向海外……温州不断探索着刘伯温文化的新出路。

  文化铸魂,文化兴城。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索,“刘伯温文化”正成为独特的IP,在凝聚民族精神、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刘伯温文化IP的成功打造,也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与发展提供着新的思路。

  中共温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剑谨介绍,接下来,温州将继续推陈出新,做好文化IP建设,着眼用户体验的新需求,通过互联网手段,搭建更多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桥”与“船”,精心打造凸显地方特色、符合大众需求的网红打卡点,以文塑城、以城彰文,让历史名人走出历史、走向世界。

  “今天,我们纪念刘伯温,就是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赋予刘伯温文化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使之与当代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胡剑谨如是说。(完)

作者:范宇斌 周迪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