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人类对特定地点或地区所约定的专有名称,其形成受该地的地理、历史、文化、民族和语言所影响,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国家主权的象征。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地名规范工作。但迄今为止,除西藏自治区以外,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的10个藏族自治州、2个市、75个县、830多个乡镇等的行政自然村名及大量寺院山川的名称,尚无统一规范的汉藏语地名翻译对照文本。这一状况,致使全国汉藏地名翻译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一些十分重要的文件文献和新闻宣传的汉藏翻译中,也经常出现地名译名方面的差错。据一些专家学者反映,拉萨“3.14”事件、青海玉树地震期间,甚至在涉及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文献当中,也出现了藏区地名翻译方面有争议的问题。一名多译、望文生义、张冠李戴、似是而非的问题层出不穷。比如:四川的“四姑娘山”、“汶川县”,青海的“乐都县”等,目前都有好几种译法。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2010年起,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成立课题组,针对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区的行政自然村名及寺院山川名称汉藏翻译规范化问题,开展了专项调研。课题组历时4年,通过查阅地方州县志、咨询当地编译部门、实地调查等方法,搜集整理了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区行政自然村名称约40,400条、寺院山川名称约14,400条,继而完成了录入、编序、校对、审定等工作。为了增强汉藏地名翻译文本的规范性、可行性和权威性,课题组通过召开专家会、书面征询等形式,先后听取了约150名专家的意见,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有力支持。经过积极努力,近日《青川甘滇四省藏区行政自然村名汉藏对照》和《青川甘滇四省藏区寺院山川名汉藏对照》两本书已经正式出版发行。
有关专家指出,这项工作,基础扎实、科学严谨,填补了汉藏语文翻译领域的一项“空白”,将为规范汉藏地名翻译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来源:云南民族宗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