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经济 > 兴边富民  > 详细页面

产业兴边、开放睦边见成效 

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9年01月09日 阅读量:

  丹东是全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也是辽宁省唯一的边境城市。全市国土面积1.5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44.5万人,含满、蒙古、朝鲜、回、锡伯、汉等40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83.95万人。自1999年国家民委发起兴边富民行动以来,丹东市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宽甸满族自治县、东港市等5个边境县(市、区)相继被纳入国家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县(市、区)行列,享受政策扶持。

  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兴边富民行动,把兴边富民行动放在国家安全战略布局的高度来看待,与全省区域战略相衔接,全方位、多层次推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不断加强组织领导。辽宁省兴边富民行动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及时修订工作规划,在发展规划、资金投入和项目安排上对边境地区给予倾斜。丹东市委、市政府切实把兴边富民行动作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统筹规划,科学实施,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截至2017年底,丹东市地区生产总值达79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4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69元。边境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富民、兴边、强国、睦邻以及边防巩固、边境安全的态势发展良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丹东市委、市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对照国家、辽宁省“十二五”和“十三五”兴边富民行动规划,细化责任分工,对标时间节点,围绕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开放睦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全面实施完善兴边富民行动配套政策7个方面持续发力,特别是在产业兴边、开放睦边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产业兴边,大力发展边境地区特色优势产业

  围绕国家、辽宁省“十二五”和“十三五”兴边富民行动规划,丹东市确定了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具体任务,大力实施满族医药产业发展工程。

  推进边境地区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实施边境地区特色优势农业培育工程,宽甸满族自治县被确定为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全县确定了试点项目9个,总投资5400万元,项目共覆盖21个行政村、2960户,其中贫困人口1570人。2017年底,丹东市新增投资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8个,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户,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48家。

  推进边境地区特色加工制造业发展。通过扶持特色优势加工制造业发展,培育规模大、产值高、带动力强、受益面广的增收致富产业。丹东市积极培育汽车及零部件、仪器仪表、纺织服装、满族医药等省级重点产业集群,以满族医药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得到发展,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呈现回暖态势;制定出台《丹东市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实施方案》《丹东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等方案规划,推动丹东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走出去,带动丹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产业发展。

  推进边境地区特色服务业发展。推动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兴边富民行动专项资金,以建设辽宁中部城市群休闲地、国内赴朝鲜边境旅游集散地、东北亚区域旅游观光目的地为目标,加快完善旅游产业布局,积极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边境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2017年,丹东市实施民族特色项目36个,批复资金2019万元,有效促进了旅游资源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

  推进边境地区产业园区发展。打造一批国际级特色产业园区和基地,推动边境地区与内地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探索发展“飞地经济”。丹东市27项产品成为辽宁名牌产品,轻工业振兴初见成效。

  开放睦边,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

  围绕国家、辽宁省“十二五”和“十三五”兴边富民行动规划,丹东市确定了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的具体任务,大力实施边境口岸产业培育工程、边民互市贸易点建设工程。

  推动边境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完善对外合作机制。东港市润增水产捕捞有限公司在俄罗斯独资成立润增(俄罗斯)水产捕捞公司,开展海洋渔业捕捞,项目总投资额为9000万美元。目前,10艘远洋捕捞船已经建设完工。

  推动边境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筛选出20户具有地域特色和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加大自有品牌出口企业支持力度,以服装加工出口基地、水产品出口基地为依托,促进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从加工贸易转向自有品牌出口;重点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对委托当地农户种植、采取统一收购模式与农户合作的外贸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在对外贸易方面,通过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边境人员往来便利化工程建设,促进边境贸易发展。同时,协调省内其他城市组织当地名优新特产品入驻互贸区,促进省内商品拓展对朝鲜出口市场。截至2017年底,实现互市贸易交易额1.27亿元。

  提升沿边开放便利化水平。加大沿边口岸开放力度,推进边境口岸对等设立和扩大开放。为涉外重大项目投资合作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实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跟踪服务等。

  加强边境地区开发开放平台建设。打造网络化连接、立体式交通、生态型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口岸城市。加大科技投入,开通船舶边检网上报检系统,实现船舶出入境报检、海港边检证件申办、企业备案年检等业务网上办理,每年累计为船舶减少近3000小时在港时间,节约港口作业费用近千万元。坚持警企协作,促进运输便利化,按照边检机关需求,提高协管员装备保障标准,每年为船舶企业节约运营成本超千万元。

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