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饮食 > 饮食文化  > 详细页面

回族油香的来历(一)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玉 环(回族) 讲述 梁之 采录 2018年08月30日 阅读量:

  油香,是回族很看重的食品。每到年节,红白喜事,亲友集会都要吃油香。说起来,油香制作很简单,只要有油有面就可以了,但回族为什么很看重呢?居住在吉林省一些地方的回族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那是在很早以前,回族为了本民族的利益,与一个异族动了刀枪。那年月,武器都很简单,但打得却很残酷。两相交锋,各不相让,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这一仗,打了七天七夜,最后,回族终于胜利了。首领带着勇士凯旋归来的那天,天上没有一块云彩,地上没有一丝轻风,花也开了,鸟也叫了,所有部落里的人,都迎出十里以外,为勇士们庆功。他们有的拿着整羊,有的抬着整牛,有的炒上许多菜,有的蒸上大馒头,让勇士们吃。

  单说部落里有位老太太,家里很穷,没儿没女。她看左邻右罗着为亲人准备吃喝,杀牛宰羊,蒸做礼品,可自己呢,自然也应该送上一份,表示心意,但又苦于自家太穷,没有什么好做的,愁得不得了!老人家几天没吃好饭,没睡好觉,把所有的箱柜都翻了,最后,仅找到了一点油一点面。她一看,又犯难了。有油自然可以炒菜,可炒什么呢?啥菜没有。有面自然可以蒸馒头,可光吃馒头也不香啊,没有菜怎么吃得下去呢?老人家急得团团转。

  这天,天刚亮,老人家把油烧开了,面也发好了,但不知该做什么好。她忽然想到:“干脆,我把面做成一个面饼,放在油里炸,一定好吃。”她想到这儿,揪了一块面,揉了揉放进了油锅里。你还别说,一炸,面饼立刻大了起来,渐渐变成了红黄色,老远闻着喷香。老人家很高兴,炸了一锅又一锅,直到把所有的面都炸了,装进了筐里,就去慰问勇士们。

  在十字路口,有的献上整牛,有的端上整羊,有的敬上多少个菜。老人家躲在众人身后,不好意思靠前,觉得东西太少,怕人笑话。这时,首领骑着大马过来,老远见一位白发老人站在众  人之后,手里拎着一只筐;里边装着油汪汪的东西,老远闻着喷香。便叫人把老人家喊了过来。首领问:“老人家,你也是来慰问勇士的吗?”“是。”“那为啥挤在后面呢?”老太太说:“东西少,又不好,不能和人家比啊!”于是,老人家把家境贫寒,孤苦一人的情况向首领说了一遍,并说,“哪怕一人吃一口呢,我心里也好受啊。”

  首领很受感动,于是下令,每人都要尝一点。他带头先吃。大伙一看,首领吃了,也都争抢着吃。一边吃一边说:“真香,真香!”还有的说:“真好吃,油汪汪的!”

  首领吃得很高兴,就问:“老人家,这叫什么啊?”

  老太太哪想到起什么名啊!又不能不回答,突然想起大伙说好吃,“油汪汪,香喷喷的,”于是,脱口而出说“这叫油香!”

  首领立刻赞许说:“好,油香好!往后,我们回族要是集会庆祝,都要吃油香,要一代代传下去!”

  勇士们齐声喊好。老人家激动得落下了泪水。从此,油香就成了回族十分珍惜的食品。

  

资料来源:雪犁主编,《中华民俗源流集成》(饮食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