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建筑 > 民族建筑概述  > 详细页面

怒族民居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朱国伟 2017年11月22日 阅读量:

怒族传统民居(摄影:刘军)

  怒族民居的房屋多为干栏式竹楼,木楞房和土墙房,石头顶房。干栏式竹楼俗称“千脚落地”。营建时,在在挖平的地基上凿洞后竖上数十根柱子,中间系用三根撑天柱,在木桩上铺设木板或者竹篾笆。柱子四周均用篾笆捆勒加固。一楼底层用于关养家畜;二楼铺以篾笆或长料板住人;再在横梁顶部铺上篾笆或木板,用于存放谷物和其他用具。房顶均用茅草或木板覆盖。这种房舍一般不设窗口。整个房屋为长方形,分堂屋和卧室。堂屋中间置一大火炉,火塘上设有铁三脚架或石三脚,主要用于煮饭,取暖和接待客人。木楞房的营造有两种,一种就是楼式木楞房,即以圆木横架垒墙后在墙上铺一层木板或篾笆,再在木板篾笆上架上木垒墙,用木板或茅草覆盖房顶。此楼式木楞房上层为居住下层为蓄厩。另一种是落地木楞房,即在挖平的地基上直接营造的一层木楞房。石片顶房是用当地出产的一种风化岩石破成石片盖顶,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房子。而土墙房则是在较平缓的地方打好石脚后,四周舂上土墙,并以墙抬梁,用草或木板盖的房子。

1.井干式建筑

  在这类建筑中,怒族人对“木”的特殊感情延伸到对房屋的人性化认识上。在查腊,每一家的房子都有自己的名字。房屋建好当天就要取名。有的根据房屋周围的地理环境取名,如果周围石头很多就叫做“石头房子的主人”;有的则根据房子周围的花草树木取名。怒族人认为房屋的窗户是眼,门是嘴,房顶的四角是耳。

  每间房屋都有明确分工,堂屋和卧室通常连成一排。堂屋是全家人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面积较大,约20~30平方米,高度约2.5~3米,少数富裕的人家建得更大。每间房屋在面对怒江的方向上开有两扇边长30厘米的方形窗户,不仅能适应当地寒冷、空气湿度大的气候条件,在过去还能有效防止熊、狼等凶猛动物进入家里的危险。怒族对门向的选择十分讲究。阿龙有句俗语:“门向日出方向,开门靠山,吃穿不愁。” 

  因此其门向多选择对准雄伟的山峰或朝北。查腊村的门非常矮,一般1.2~1.5米高,0.8米宽,门槛比较高,通常0.5米。这样的设计即使把小孩关在家里也爬不出门去。还有一种说法,客人进门时如果磕到头表示好运,如果磕到脚表示坏运气,主人出门时如果磕到头表示不吉利,磕到脚则表示吉利。

  火塘是堂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几乎所有生活都围绕它进行。怒族对火塘十分重视,火塘的位置要对山形才是吉利的象征。火塘绝对不可以对水沟,否则一家人就会没有吃穿。火塘通常建得很大,夯围火塘的木框架边长约1~1.5米,整个火塘几乎占据堂屋近1/4的面积。火塘距离两边的墙大约1米,老人的床就在火塘边上。床上方的墙上挂有狩猎时捕获的兽头或羽毛、弩弓、怒刀和熊皮箭包。如果老人过世,床的位置就改堆放酒桶。火塘上方有一个祭台,下面绝对不可以坐人。旧时新房建好以后,要先把弩弓和刀挂好,人才搬进去住。

  许多人家在火塘正上方吊一木架,用于晾晒腊肉或烘干新做的木质农具。

  中柱是堂屋中最重要的地方。一般情况下,一间房有九根柱子,与中柱并排的三根最主要。中柱最粗大,上面雕刻有简单纹饰,从上到下共分成三层,第一层代表人,第二层代表土,第三层代表水。最上一层中要放上值钱的东西,建房时就放入,永远不能取出。有的在中柱上画圆圈代表太阳,周围画波浪代表月亮,太阳为母,月亮为父。

  过年时,要在柱上挂青松枝和玉米棒,祈祷来年丰收。在查腊,信仰藏传佛教的村民在整条横梁、祭台和房屋外围的门框和墙上画上白色的“│/”符号;信仰天主教的则在整条横梁上画圆形的白点,形成一条波浪形状。

  堂屋旁边是卧室,比堂屋小得多,面积约9~12平方米,大约2米高。这里兼有仓库的功能,外人不可以随便进入,家中女子经期时也不可入内。这间房子同样也有中柱,只是比堂屋细小,中柱上方也不像堂屋的中柱那样有装饰,而且房中没有火塘。

  在堂屋和卧室旁还有一间面积较小的仓房。这间仓房绝对不允许外人参观,钥匙由主妇专管,任何人都不可乱动。如此严密的防范意识与过去怒族生产力水平低下,粮食产量很低,便有了怒族的粮食不能轻易示人的习俗。

2.“千脚落地”式建筑

  房屋式样明显不同于井干式。通常是三间连成一体的组合式房屋。富裕的人家可盖很多,鳏寡孤独的老人一般盖一间,有妻儿的盖标准的三间。堂屋在中间,外房为结婚后的儿女住,内房为仓房。

  内房放粮食,由婆婆常年掌管钥匙,外人不可以随便进入。老人住中间的堂屋,同时也用来招待客人。儿媳不可坐到公婆的床上。按照怒苏传统,房门不可以向西开,因为西方是太阳落山之处,有不吉利、寿命短的象征意义。

  火塘立在堂屋正中,上方的祭台不可坐人,是祖先神灵坐的地方。过年时先祭祖,然后喂狗,人才可以吃东西。这一习俗的传说是:过去怒族迁徙时,猎狗咬死了一只麂子,麂子头上长了一撮谷子,尾巴上还有稻草。猎人把谷子种下,请求老天保佑如果老鼠不偷吃,明年就搬到这里住。第二年春天,猎人带着狗到此,看见谷子长得非常好,于是就搬来了这里生活。所以狩猎时要先喂狗,过年时也要先喂狗,因为粮食和土地都是狗找来的。

  千脚落地房有很多优点。首先,利于防震。怒江地区处于亚欧和印支两大板块结合部,地质条件复杂,属于地震多发区。千脚落地房有多个支点,分散了房屋的承受力量,能有效防震。其次,便于防潮、通风散热,还可防御蛇虫野兽的侵害和抵御一般性水灾。最后,匹河一带属于半山温暖带气候,气温较高,采用竹篾编墙有通风作用,冬暖夏凉。

  虽然这两类房屋布局有差异,但都具有同样的文化含义。

  第一,堂屋的空间布局更多地承载了文化教育的功能。怒族没有文字,民族文化的传授全部依靠口耳相传。人们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饭后全家围坐在火塘边喝酒聊天直到深夜,这是年轻一代学习本民族文化很好的时间。

  第二,房屋的功能体现了怒族家庭形态的演化。家长和小孩住堂屋,已婚子女住隔壁卧室。子女多的人家,孩子们结婚后可以在自家周围盖自己的卧室。如果子女要同父母分房居住则要等结婚满两年后才能另立门户。

  第三,从火塘边的座次、外人不可随便坐老人的床、妇女不可睡老人的床、女儿和儿媳不可睡父亲的床、儿子长大后不可睡母亲的床、粮仓不能给外人看等居住禁忌和习俗,透视出怒族人尊敬长辈的优良传统。

  第四,井干式建筑楼上住人、楼下养畜、楼顶晒粮的布置,是人们适应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创造。

  第五,怒族的住所没有院墙和天井,房屋前的空地就是院子。人们可以自由地在各家之间穿梭来往,与中原地区传统的高墙式建筑有明显区别。村寨门不上锁,户不拾遗,是怒族人纯朴民风民俗的体现。

  

  

资料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